一辈子舍不得吃、舍不得穿,拼尽全力存下二三十万,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?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7:26 点击次数:187
图片
一般他们平时也舍不得下馆子、舍不得旅游、舍不得花钱买点喜欢的东西,但存折上一看,人家有二三十万呢。那么问题来了:一辈子省吃俭用,什么都不舍得,然后存下二三十万,这样的人生,真的有意义吗?图片
钱,是工具不是终点老实说,这样的不消费,只存款,已经形成了一大派别,在中国真的不少;特别是上一代人,他们受过太多没钱日子的苦,潜意识里对金钱有一种极度不安全感。他们的信条很简单:“能省一分是一分,手里有钱才安心。”图片
可问题是,你这一生,到底是为活着而活,还是为了攒钱而活?《小王子》里有一句话:“重要的东西,用眼睛是看不见的。”
放在我们现在的消费观里,或许可以改成:“最重要的,不是你有多少钱,而是你怎么用它。”钱,归根结底只是工具,就像锤子是用来钉钉子的,刀是用来切菜的。心理学上有个很经典的“金钱焦虑”现象,就是指一个人即便生活已经稳定,依然对金钱有一种强烈的焦虑感;这种人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点——从小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中长大。图片
比如小时候吃过没饭吃的苦,长大后很容易变成舍不得吃好饭的人,也不是不想吃,而是不敢,甚至觉得那是一种奢侈。但其实,金钱的意义,不是让你存到棺材板上,而是让你活得像个人。图片
舍不得,不是美德,是心理误区很多人觉得,省钱就是一种美德,甚至成了他们一生的骄傲。“我这辈子不抽烟不喝酒,穿的衣服都是打折买的,从不乱花钱。”你听着是不是觉得特别正能量?但你有没有想过,这种节俭背后其实可能藏着一种叫匮乏心态的心理机制?图片
心理学家研究发现,一个人长期处于资源稀缺的环境里,会形成一种固化的穷人思维——他们害怕失去,所以宁愿不享受。到头来,钱是省下了,但生活质量是一塌糊涂,他们用节俭来给自己安全感,其实却一直活在害怕失去的恐惧里。图片
人生不是马拉松,是短跑接力我们总以为人生很长,总想着以后再享受,但真相是,人生其实短得可怕。我们活着,不只是为了活着本身,而是为了拥有被记住的、值得回味的时刻。换句话说:你这一生值不值,关键不是看你活了多久,而是你有没有活出值得纪念的瞬间。图片
你省吃俭用过了80年,临了才想起来:“我好像一场旅行都没去过,一顿大餐都没吃过。”——那存折上的二三十万,不也是白存吗?就像有人说的:“你买了一双好鞋,却舍不得穿;你买了好酒,却等不到喝的那天。”这种生活,你不觉得可惜吗?当然了,我们不是鼓励乱花钱,更不是鼓励今朝有酒今朝醉,真正的智慧,是能分得清值得花和不值得花。花钱,不是浪费,而是一种自我投资。图片
比如你花钱买了一场旅行,换来了开阔的眼界和好心情;你花钱请朋友吃顿饭,换来了关系的加深和温暖的陪伴;你花钱买了一个按摩椅,换来的是每天下班回家舒舒服服的放松时光。这种花钱法,不香吗?可能有些人还会说:“我就是想把钱留给孩子。”听起来好像很伟大,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——孩子真的需要你那几十万,还是需要你教会他怎么好好活?与其给他存钱,不如带他一起体验生活,教他理财、教他品味、教他活出自我。这些东西,才是传家宝。图片
你这一辈子从不享受、从不表达情绪、从不追求美好,那孩子看到的,就是一个会存钱但不快乐的你。你希望他也走上这条路吗?我们每个人都会老,每个人都会走。但不同的人,留下的东西不一样。有的人留下了一堆数字,有的人留下了一本厚厚的回忆录:去过的地方,吃过的好饭,笑过的夜晚,爱过的人,痛快地哭,尽兴地活。作家余华曾说:“活着本身就有意义,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意义去活。”
所以,别再一味地省着过日子了,试着问问自己一句话:“我真的开心吗?”图片
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就放下那个攒了五年都没舍得换的新手机,订张机票,带家人去趟旅行,或者去你一直想尝试的那家店,好好吃一顿。记住:钱不花,就是纸,你值得拥有比账户上那个数字更有温度的人生。-The End -作者-李眉第一心理主笔团 |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- 上一篇:触屏Mac梦成真?极客打造终极二合一苹果“iPadBook”
- 下一篇:没有了